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资讯 > 质量头条

以画笔“解构”经典名作,高师:让更多人“读懂”中国画

作者:郭铭发布时间:2019-11-22 09:54:54来源:每日质量报道

有人说欣赏中国画门槛高,其实它内里的东西跟我们是真正相通的,我希望能找到更便捷有效的路径,让更多人真正能懂得咱们自己的美术。”从事美术教育多年的高师这样讲述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

image.png

“不负丹青”中国近现代绘画经典再现展于11月18日已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启幕,观众也看到了自幼习画的高师在众多不到十分钟的视频中以自己手中的画笔重现包括齐白石、李可染、吴昌硕在内的多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经典作品的绘制过程。

image.png

“不是临摹,是还原这些大师当时在画这张画的场景。我不是要教大家去学习绘画去技法,我要的是什么呢?我要的是大家通过我解读这些大家绘画的场景,对这些作品产生兴趣。”高师说。

image.png

1994年于枣庄学院美术系毕业,毕业于中央美院的高师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传播学特聘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从事艺术创作三十余年,艺术教育二十余年。对于“解构”名作这一美术普及教育路径,他坦言,“与其说是我想出来的,不如说这个方式是自己‘生成’的。”

在这些短视频中,高师以手中画笔还原经典名作的产生过程的同时讲解与画作、画家相关的众多背景知识,与此同时,还涉及相关画法类型的发展演进。

“相较而言,我们很多人,包括青少年,对于梵高、提香、伦勃朗等等西洋画家,对于印象派、文艺复兴等等西洋美术知识多少都有些了解,但是对于中国美术,对于中国画,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反倒知之甚少。”

image.png

至于讲解,高师强调,想让人们产生更多兴趣去了解,中国画也需要“故事性”。于是他在“解构”讲解中特别突出画家本人的历史命运和彼时的人生境遇,“对于中国画的懂得和了解,绝非仅仅是用色用墨用笔,中国文化博大精神,每一幅国画经典的背后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

高师认为,相较而言,国画与中国人的亲近感应该是“天然的”,“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国画背后的气质、情感和国人是相通的。我在公益教育中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听众,老人、孩子,国家干部、农民,不管受众是谁,往往是点破一些知识点后人们就很容易在情感上和作品靠近,这个理解,我认为是天然的。”

image.png

“现在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十分丰富,我希望充分利用能利用的方式,让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更轻松的接纳路径。”高师说。(完)

 

[ 责任编辑:gem ]

标签: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质讯

每日质量报道
分享到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事务

Copyright © 2014-2019 zhiliang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14-2019 每日质量报道 京ICP备17016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