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道 > 互联网

海内外6379名选手"智"汇深圳 四大赛道诞生60个获奖团队

作者:陆华发布时间:2020-07-21 13:10:35来源:每日质量报道

     7月18日晚,由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华为云杯”2020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SODiC)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以“云上湾区 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成果分享汇”在深圳人才公园举行,历时3个多月的大赛由此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设置了南山专题赛道、算法赛道、分析赛道、创意赛道四大赛道,吸引了由海内外6379名选手组成的1809支团队,共计收到1205份作品。最终,大赛诞生了60支获奖团队,《疫情防控下空间智能支持居民生活保障》、《5G-车联网环境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泛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管理平台功能设计》、《龙华区医院门诊人力资源和诊室资源优化配置分析》等7个团队作品获得大赛一等奖。为保障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分享汇当天采取“云颁奖”模式,用远程连线的方式为没有来到现场的获奖团队授予荣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郑纬民,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罗智泉,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江门市政府副市长郑晓毅等领导,以及深圳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省市媒体代表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释放数据 全面升级】 本届大赛在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提升

  这是一个数据驱动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智能引领发展的时代。深圳素来被称为中国“最互联网”的城市,面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数据智能产业,是深圳实现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

  经过几年的布局和发展,深圳政府已经构建起一个极富价值的庞大数据库,深圳的数据开放也已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11月,深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截至2020年7月14日24时,开放平台累计共有注册用户超5.5万名,平台访问次数近2478万次,数据总量近2.7亿条,内容涉及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14个领域,数据开放正日渐成为深圳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为进一步释放政府数据的价值,全面推动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建设,“华为云杯”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SODiC)应运而生。今年是大赛创办以来的第二届,在首届基础上,本届大赛在规模、数据、赛题和奖励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

  在规模方面,今年大赛的参赛选手扩大到全球范围,海内外参赛者数量达到6379名,共计提交了1205份作品,较上届翻了四倍。

  在数据方面,为保障大赛顺利进行,深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特别提供疫情防控、环境保护、民生医疗、社会治理、城市交通、绿色生活等领域2亿7千万条脱敏后的真实数据,供参赛者学习、训练和使用。

  在赛题方面,今年大赛特别增设“深圳—江门文旅数据创意方向”和“数字战疫”专题,以大数据赋能湾区的智慧共建、城市共治、文化交融,促进深圳社会从疫情的影响中迅速步入发展正轨。主办方希望参赛者用自己的智慧方案,盘活政务数据资源,助力深圳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打赢复工复产经济攻坚战。

  此外,本届大赛还大幅提升了激励制度的吸引力,大赛总奖金超200万元,最高单项奖金20万元。此外,获奖团队还将获得一系列优惠政策和30万华为云资源,助力优秀成果纵深研发和产业转化。

  【数据抗疫 精准防控】 用大数据为全国抗疫贡献深圳智慧

  随着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深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大数据“加持”下的各项“黑科技”更成了深圳精细服务、智慧布局和科学抗疫的中坚力量。“华为云杯”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SODiC)正是这种变化的一扇前沿窗口,来自全球的智能人才为深圳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从他们的智慧方案中即可窥见深圳在数字化建设领域的不懈求索。

  在抗疫期间,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管理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深圳城市治理和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为引导市民自我健康管理,我市推出“深i您-自主申报”系统,打造“深i您—健康码”,于全国率先实现手机“亮码”、“扫码”无接触通行模式。截至7月9日,自主申报平台累计申报人数约2242万,累计“亮码”约3.21亿次,累计“扫码”约1425万次。平台推出后受到世卫组织等多方肯定,平台荣获全国疫情政务类小程序第三名。

  此外,为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携手企业共渡难关,我市组织开发了“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为全市企业提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查询、惠企政策网上申报、公益网络招聘等功能服务。截至7月9日12时,“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累计访问次数317.2万次,累计收到来自3500家企业的4713件诉求,累计办结量4697件。

  为突出展现深圳大数据的应用成果,也为给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在7月18日的“成果分享汇”现场,多个优秀参赛团队受邀进行了现场展示。其中,优秀作品《疫情防控下空间智能支持居民生活保障》团队代表赵天鸿与南山区应急管理局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科科长汪川霞同台,讲述了如何利用科技解决防疫工作中的难点痛点。

  据悉,本届大赛特别增设的“数字战疫”专题受到参赛者的高度关注,入围决赛的作品占创意赛道三分之一,内容涉及疫情大数据分析、居家隔离居民生活物资保障、推动复工复产等各方面,均具有一定可落地性。

  【数字生活 智慧城市】 “快门一闪”就能精准分类生活垃圾

  活动现场,优秀作品《垃圾分类》团队则运用大数据算法模型,通过拍照准确识别出主持人面前不易辨别的各类生活垃圾类型,准确率高过从事垃圾分类工作的宣讲的志愿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优秀作品《城市探针》的团队利用短视频和实物讲解,展示了如何利用共享单车作为流动的“城市探针”,实现对城市街道环境的多维度感知,并为构建数字全息城市提供方案。

  从决赛入围作品来看,除了垃圾分类和城市管理外,交通、健康与教育等领域也受到了参赛者的共同关注,涌现出一批紧扣民生热点、社会需求的数据应用。作品一方面充分运用民生数据帮助政府发掘潜在社会问题,为突破和消解传统社会治理困境、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与质量、提高民生服务的群众满意度提供了新的支持;另一方面提供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商务、线上生活等便利化解决方案和工具,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让群众生活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让民众生活更美好。

  正如聚光灯下所呈现,近年来,深圳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撬动社会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和法治化的重要支点来抓,努力打造科学高效的智慧化城市治理体系,大数据的应用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深圳正在加快建设 “城市数字大脑”, 通过汇聚和分析各方数据,达到 “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目标,将为市领导和各区、各部门提供城市运行态势监测、辅助决策分析、统一指挥调度和事件分拨处置等服务。

  深圳还不断挖掘大数据,以大数据为支撑创新便民服务,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在交通方面,大数据成为了保障深圳城市交通安全的助力器,随着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电子警察”的顺利上岗,深圳已实现行人闯红灯“刷脸”执法、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等全网智能执法,万车死亡率降至1以下,接近世界一流防控水平。

  在环境治理方面,我市已初步建立覆盖全市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实现对全市水、大气、噪声、土壤等生态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控,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的管理模式,打造出全国智慧环保标杆。

  在教育领域,深圳打造了“教学应用云平台”,为学校、师生和家长提供云课堂、云超市、云空间的教育云服务。深圳建设的深圳市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关联了市民个人信息、身份证、社保卡等,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一网联通”,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实现看病就医“一码通”。

  【数字经济 先行示范】 用大数据构建高效的“智能问政”平台

  在分享汇上,优秀作品《深政通——政策智能问答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团队展示了如何建设一个以深圳相关政策法规文件为数据基础、以自然语言处理及大数据分析设计为支撑的政策智能问答平台。团队代表表示,一直以来都对深圳良好的创业政策和高效的行政效率印象深刻,希望未来有机会到深圳创业、生活。

  事实上,利用大数据为深圳政务服务赋能,深圳已取得累累硕果。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和“秒批”改革,政务服务在大数据支持下不断升级优化,连续两年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第一名。截至7月10日,全市99.92%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8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跑动。深圳“秒批”涉及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在职人才引进、个体工商户登记、高龄老人津贴申请、网约车许可申办等236个事项。“网上办、不见面”成为老百姓办事的“新常态”。

  通过打造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APP“i深圳”,深圳已经实现了“只用一个APP就能畅享全市综合服务”的目标,无论是身份认证、政社会保障、医疗健康,还是交通出行、智慧教育、生活缴费都能“一站式”办齐。截至2020年6月底,“i深圳”已接入1个中直单位、39个市级单位、10个区政府的7695项服务以及55类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全市95%以上个人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

  此外,随着“深圳90”深入改革的推进,我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到获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控制在33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到获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分别控制在90个工作日以内。在大数据加持下的政府服务更上层楼,也让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

  【云启未来 美好生活】 智慧湾区专家深情寄语深圳美好未来

  当天的分享汇还邀请了首届大赛冠军袁晓辉分享她的团队在深创业的心得。袁晓辉表示,自去年《小区罗盘》项目获得创意赛的冠军之后,她就带领团队从北京迁户籍至深圳。今年她的团队再次投入了《疫情场所地图》项目的研发,迅速积累了百万用户。袁晓辉对深圳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和优质透明的营商环境深有感触,更对深圳政府主动积极开放政府数据的做法深表赞叹。她说:“我觉得深圳重视数据应用,拥有比较开放创新的氛围,对我们这种数据领域的爱好者和创业者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活动还特别邀请到比赛中的一位“亮点人物”——年仅11岁的参赛选手梁天营。据悉,他是“华为云杯”2020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SODiC)全赛程中年龄最小的选手,以《天天中医看诊小程序》参与了创意赛道比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为梁天营颁发大赛“特别奖”——“未来之星”,并鼓励他未来投身大数据、云计算领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活动的最后,主办方还举办了一期以“智汇湾区 专家寄语”为主题的小型沙龙,邀请三位院士、鹏城实验室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教授杨士强和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局长张林齐聚一堂,从不同的角度对获奖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说和点评,并对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的未来发表真知灼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认为,智慧城市是大数据时代的城市新范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人类智能共同构成了其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从自身的一段经历出发,对深圳各政府部门积极拿出长期积累的大数据,共同推动数据开放和数据价值向全社会释放进行了大力点赞。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表示,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SODiC)的模式具有“国际范儿”,有利于推动研究、教育的融合发展,同时能够广泛吸引公众的关注,希望深圳能够在数据公开领域再接再厉,吸引更多科学家、研究人员投身智慧城市的建设。鹏城实验室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教授杨士强表示,本届大赛覆盖面广,囊括了大数据竞赛的三大方面:数据、算力、算法。他希望未来鹏城实验室能够为深圳的各项智能应用提供更大平台,也为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SODiC)注入更强动能。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局长张林表示,大赛汇聚了海量的数据,这背后是无数闪亮的金点子和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归根结底,这都来自深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相信深圳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 责任编辑:w ]

标签: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质讯

每日质量报道
分享到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事务

Copyright © 2014-2020 zhiliang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14-2020 每日质量报道 京ICP备17016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