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铁成:C-NCAP十五年推动中国汽车“大安全”

人们常言“安全无小事”,它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保障。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1年9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97亿辆。极为庞大的用户人群,复杂多样的路况条件,加上中国版图幅员辽阔……汽车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出行安全持续牵动着公众、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C-NCAP发展的十五年,是中国汽车安全技术不断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十五年,也是企业的产品安全理念和汽车用户安全体验不断提升的十五年。”在C-NCAP十五周年活动现场,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认为,C-NCAP如同一把尺子,在汽车产业急剧变革的阶段,推动和见证了安全水平的全面进步。

那么,在C-NCAP的推动之下,中国汽车安全取得了哪些进步?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

“双升级”态势显著,C-NCAP见证安全进步

“一方面是考察难度提升,一方面是测试成绩进步,两者同步进行,相互叠加,真切地反映了中国汽车安全水平的提升。”在安铁成看来,我国汽车安全性能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

2006年8月,中汽中心开启了C-NCAP首个车型的碰撞试验,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六个建立NCAP体系的国家和地区。十五年来,C-NCAP先后进行了5次升级换版,从中国市场上购买了500多款热销车型进行了1500多次碰撞测试,涉及87家企业产品。

C-NCAP迄今共经历5次版本升级

在测评规程不断升级和加严难度的情况下,汽车获得C-NCAP五星的比率还在不断提升,从2006版的40%左右提升到2018版的约80%。这其中,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在快速缩小,自主品牌五星比率从2006版的12%,跨越到2018版的72%,一些车型的安全防护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汽车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C-NCAP测评体系下,自主品牌安全水平进步显著

当前,中国市售主流车型已经构建起了车身结构、约束系统、主动安全一体化的乘员安全防护体系。气囊气帘、安全带提醒装置、儿童座椅接口等约束系统已基本成为标配,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等主动安全装置的配置率大幅提高。

深化安全内涵,C-NCAP不断刷新“安全观”

在安铁成看来,C-NCAP作为重要的技术标杆,不断引领中国汽车产业革新“安全观”,并一步步引领行业进入“大安全”时代。

“具体而言,最初的汽车安全主要指被动安全,重点关注碰撞发生时,车身结构和约束系统共同保护驾乘人员生命安全的性能。一直以来,国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汽车被动安全问题,2015年国家强制性标准中与被动安全有关的标准已占到30%,C-NCAP更是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设计基础要求上,基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分析和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引导企业更加重视汽车安全。”他指出,C-NCAP从一起步便划定了清晰的技术路线。

满足更高安全期待,C-NCAP未来大有可为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加深,公众对汽车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C-NCAP研发理念开始从“零伤亡”跨越到“零碰撞”,从被动安全扩展到了主动安全,从车内乘员保护到兼顾外部弱势交通参与者,逐步引导交通“大安全观”的构建,相关经验更是获得了国际认同与借鉴。

在推动供给端的安全理念革新之时,C-NCAP还从消费端入手,用数据参考进行正面引导。通过打造面向公众的公益宣传平台,建设有效的融媒体矩阵,并与政府、媒介展开合作,以直播、走进公众、走进校园等方式拉进与消费者距离,传播积极正确的汽车安全价值理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也进一步扩展到了新的领域和场景,汽车行业和消费者对C-NCAP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安铁成指出,在碳达峰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和碰撞逃生问题持续引发公众的关注。智能汽车快速普及,自动驾驶带来的功能安全、人机交互、数据安全问题成为全新挑战……毫无疑问,汽车安全及其标准正在酝酿新的变化。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变局,中汽中心C-NCAP将继续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坚定自身的定位,另一方面是展开前瞻思考和技术探索。”安铁成认为,汽车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还将进一步革新,从更宏观的角度推动构建安全大生态,C-NCAP大有可为。

备注: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